校长信箱
用户登录 | 加入收藏夹
【社团专栏】
     
方案计划
社团概况
社团成果
社团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丹中网站 >> 社团专栏 >> 方案计划 >> 正文

丹中史学社(2019-2020学年第一次活动)
作者:综合教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2-10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社团活动教案  

社团名称  

丹中史学社  

指导教师  

刘颖  

活动主题  

做丹中人,学丹中史  

活动目标  

了解丹中的前生今世,培养作为丹中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活动准备  

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有关丹中的历史文献  

                       

   

一、校史总述  

学校办学所在地原为丹阳文庙,也称“夫子庙”,是丹阳教育的主要发源地,明代《重修丹阳县学记》中记载:“丹阳县学在县治之东,旧有夫子庙。宋庆历四年,始诏天下郡县立学,丹阳遂依庙为学舍。”县学门外左右各有一座石坊上,其上匾额分别题字“正谊明道”、“成德达材”。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丹阳县丞为纪念周敦颐裔孙周寿山,在泮宫(文昌阁)东侧创建了濂溪书院,书院中有“首续绝学”的匾额。书院的创建,促进了丹阳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时众多的文人学子汇集其中,书院的名声日渐名闻遐迩。  

明正统元年(1436年),文庙的大成殿前的“砚池”上建成环青桥和锁翠桥,统称来秀桥。明嘉靖六年(1527年),丹阳知县张凤又凿渠引练湖水入城,环绕学宫,并于南岸积土为山,称为笔架山。从此,在儒家思想浸润下,砚池、笔架山成了丹阳教育鲜明的符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废除,但夫子庙仍作为一块教育的福地,先后兴办了丹阳县立初级中学、丹阳县立师范学校等,现代教育的萌芽在这里破土而出,不断续写丹阳教育的篇章。  

19458月,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简称社教附中)迁址丹阳夫子庙,丹阳教育从此揭开了高中教育的篇章。19488月,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改名江苏省立丹阳中学。期间,南国农先生担任校长。南国农先生接受了陶行知教育救国论的思想,满怀理想与抱负,民主办学,治校严谨,在他的管理下,校风好、学风浓的传统逐渐形成,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从丹中出发,南国农逐渐成长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创者与奠基人。而他的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他提倡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三发展教育理念和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三高教育观念成了丹中的办学追求。作为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核心——创新,也融入了学校爱国、勤奋、创新的校风中,成为丹中人的精神追求,使丹中始终走在高中教育改革的前列。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云手机客户端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教改试点学校,199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模范学校,1997年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二、校歌  

   

   

   

   

   

   

   

                                        

三、一训三风  

                          校训——厚德  明理  笃行  

校风——爱国  勤奋  创新  

教风——爱生  博学  善教  

学风——勤学  善思  进取  

四、学校组织机构  

   

   

   

   

   

      

   

   

   

   

   

   

   

活动小结

   

   


文章录入:综合教育处    责任编辑:综合教育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018号 省丹中信息网络中心制作维护(建议1024*768+IE7.0以上)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C) 2012-2013 地址:江苏省丹阳市新民西路138号 邮政编码:212309
    电话:0511-86522062 传真:0511-86522062 电子邮件:sdygjzx#163.com(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