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浪漫主义的开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世今生(一)
一、导入:《红楼梦》的开篇是一个交织着仙界、人间、梦境,倒错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充满魔幻色彩的开篇。 从这点说,《红楼梦》有着浪漫主义的开篇。
“浪漫”这一词语大意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所以“浪漫”一词总是与想象、夸张、理想或幻想相联系。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继承民间文学的某些特点,并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等特点。《红楼梦》的开篇继承了某些神话传说并又有自己独特新奇的想象和创造。
二、介绍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三世情缘;
第一世是仙界的神瑛侍者浇灌绛珠仙草;
第二世是仙界的绛珠仙子萦念神瑛侍者;
第三世是绛珠仙子到人间向神瑛侍者还泪。
宝黛爱情是富有哲理和诗意的绝世之恋。
1.“灵”是林黛玉的心源
我把贾宝玉林黛玉的出生叫“临凡”,而不叫“出生”,因为他们是从单纯美丽的仙境降临到复杂纷纭的人世并遭受磨难的。曹雪芹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的文字非常简约,却意味深长,需要一句一句的推敲,一个词一个词的推敲,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才能读透曹雪芹的用意。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红楼梦》这句“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十六个字,要反复琢磨,读出这个简单句子后边的复杂而深刻的内容。
“西方”,有的红学家解释是天竺,也就是印度。我认为,西方是极乐世界的意思;“灵河”,有的红学家具体地把灵河解释成印度的恒河,那样一来,林黛玉的前身就来自异国他乡了。我认为,灵河是虚拟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条河,“灵”有“灵敏”、“灵秀”、“灵气”的意思,这些特点都是林黛玉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早期点评家张新之说,“灵河”是林黛玉的“心源”,心的源泉。林黛玉的聪颖才情是《红楼梦》之最,这是胎里带来的灵气,这灵气大大方方地、潇洒自然地、甚至肆无忌惮地表露,林黛玉的为人直率耿直,锋芒毕露,有话就说,说就说到点子上,不管对方是什么人,绝不虚与委蛇,绝不口是心非。
2.“情”是林黛玉的性本
前文说到的“三生石”,三生,本来是佛教观念,指前世、今生、来世或过去、现在、将来。三生石的典故出自唐传奇《甘泽谣》的《圆观》故事:李源和惠林寺和尚圆观是好友。有一天,两人一起到三峡,圆观看到几个妇女在汲水,就流着眼泪对李源说:那里边怀孕的妇人王氏,是我的托身之处,十二年后,中秋月夜,你到杭州天竺寺,我们再见。这天晚上,圆观果然圆寂了,而王氏生了个儿子。十二年后,李源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杭州,在天竺寺外遇到一个牧童,牧童在唱《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竹枝词的意思浅显易懂:我们两个是缘定三生的好朋友,现在老朋友来拜访我的再世,我虽然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但我们的友谊是永远不变的。这个牧童就是圆观的后身。后来文学作品就用“三生石”来形容男女之间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为情可以共生,可以共死,可以死而复生的再世情缘。
绛珠草既然生长在三生石畔,她就必然要连续三世为情而献身。点评家张新之说“三生石”是林黛玉的“性本”,性情的根本。爱情至上,为情献身是林黛玉性情的根本。脂砚斋透露,曹雪芹给林黛玉定的是“情情”,为爱情而献身。
“绛珠草”是什么草?有人解释是蘑菇状的灵芝,且说它是瑶姬的精魂所化,这解释有一定道理,也比较有诗意,但多数红学家认为,绛珠草是长着绿色的叶子、大红珠状果实的草。
这株长在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接受了雨露之恩才得以久延岁月,接受了谁的雨露之恩?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
3.贾宝玉的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
赤瑕宫,是虚拟的天宫,“赤瑕”既可以解释为宫殿的名字,也可以按字面意思解释为红色的宫殿,“瑕”是玉上有斑点,赤瑕就是宫殿红色的阶石上有光怪陆离的点缀。“瑛”是像玉的石头,神瑛就是灵性已通的美石。“侍者”侍奉的对象是哪个?绛珠草。贾宝玉后来叫“绛洞花王”,住在怡红院,叫“怡红公子”,仍然和“绛珠”有关,仍然千方百计围着林黛玉转,想方设法服侍林黛玉。
4.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常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什么金啊玉啊的。在薛家大造“金玉良缘”舆论时,贾宝玉偏偏梦中说“木石姻缘”。一点儿不错,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他们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有人解释“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的姻缘,这解释可能是受了最早的刻印本程甲本的误导。在程甲本里,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被警幻仙子派作“赤霞宫神瑛侍者”。这样一改就把曹雪芹原意混淆了。石头是石头(石头随着神瑛侍者下凡经历红尘,是旁观者,是叙述者),神瑛侍者是神瑛侍者,“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姻缘,是宝黛第一世情缘。
5.离恨天、蜜青果、灌愁海水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着,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蜜青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浇灌”的“灌”谐音是习惯的“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蜜青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有两个前身,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珠仙子,再加上贾府里的宝黛爱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恰好是三世情: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的刻骨铭心;林黛玉和贾宝玉缠绵悱恻的恋爱。
6.林黛玉尚未出世,前身已做足了冰雪聪明、死于对爱情渴望的准备。曹雪芹对林黛玉出生的描述像一首神韵诗,有味外之味:绛珠仙草生在灵河岸上,暗寓绝顶聪明;长在三生石畔,暗寓为爱生生死死;修成绛珠仙子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暗寓生活在离情苦绪中;饥则食蜜青果为膳,“蜜青”音谐“秘情”,封建礼法不容许的爱情是她性格的构成要素;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音谐“惯愁”是林黛玉个性基调。曹雪芹把古代才女和古代文学优美女性的品格,现实生活中,从卓文君到李清照,虚构形象从山鬼到崔莺莺、杜丽娘,汇聚到林黛玉身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