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用户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学生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 丹中网站 >> 学生发展 >> 国旗寄语 >> 正文

勤以修身 俭以养德
作者:王紫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30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勤,有艰苦用力之意,《说文解字》说:“勤,劳也”,其本义即为劳作、辛劳。《说文解字》解释俭为“约也”,段玉裁注释“约”字时说:“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可知,俭的本义即为约束、节制,后引申为节俭、俭省等道德范畴内的含义。

勤俭节约,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蕴含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包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道德品质,体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子孙后代的负责,是社会文明的显著标识。 从《尚书》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朱子治家格言》叮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崇俭抑奢的中华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说法。有的同学会问:“现在我们的生活这样好了,还需要勤俭节约吗?”我的回答是:“当然需要。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精神。它不以物质是否丰富为前提。

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见孩子们整天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从骨头中拔出的箭送给孩子们,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勤俭节约,涉及道德、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美德。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都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体现对自身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于社会而言,勤俭节约与公德紧密相连,节俭一旦蔚然成风,便可大大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承载压力,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

在高品质示范高中现场评估验收期间,开云手机客户端同学都以身作则展现出了自身的高素质,生动地诠释了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内涵。我们勤奋学习,文明有礼,用餐时同学们都能做到文明就餐,按需打菜,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因而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但验收结束绝非终点,“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品质我们仍要继续保持下去。

 继往开来,责在吾人。让我们努力传承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高素质的丹中人!

 


文章录入:学生工作处2    责任编辑:jyli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苏公网安备 32118102000018号 省丹中信息网络中心制作维护(建议1024*768+IE7.0以上)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C) 2012-2013 地址:江苏省丹阳市新民西路138号 邮政编码:212309
    电话:0511-86522062 传真:0511-86522062 电子邮件:sdygjzx#163.com(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