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清泉,江苏丹阳人,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从江苏省丹阳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唐山铁道学院电机系(1971年迁到四川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西南交大铁道牵引电气化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清泉长期从事铁道牵引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理论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主持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在国际招标项目中,中标经费累计达800多万美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10项以上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钱清泉首次提出采用冗余备用流动群方式的环状通道结构,有效地解决了通讯的可靠性这一重大技术难题;提出控制中心采用局域网加双机冗余备用方式,并研制成功了多级防雷、防高压、防强电磁场干扰以及远方监控终端(RTU)地线浮空、外壳屏蔽等技术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RTU的可靠性,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工程难度及工程造价。这些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DWY系列微机远动监控系统”,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开创了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先河。该系统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陆续在十多项省部级重大工程项目中获得应用,截止2000年底,“DWY系列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已装备电气化铁路干线20多条,占全国远动化铁路里程的70%,在铁路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91%以上,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际招标项目中也连连中标,总计获得科研经费近2亿元,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为我国铁路提速和高速建设作出了贡献。1993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