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工作简报 普通高中创新拔尖后备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机制研究 (第202305期)
编印单位: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主持人:潘国良 编制日期:2023.5.31 【项目工作月表】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责任人 | 5月4日 | 前瞻性项目例会 | 濂溪楼一楼 报告室 | 潘国良 | 5月19日 | 创新人才双高合作系列活动 | 文昌楼六楼会议室等 | 林兴文 | 5月1-15日 | “复兴民族 责在吾人”学生系列艺术活动 | 体育馆、成达楼报告厅等 | 林兴文 | 5月21日 | 拔尖创新人才大中衔接培养全国重点中学会议 | 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 潘国良 |
【项目专项例会】 创新拔尖后备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机制项目例会 为确保开云手机客户端“创新拔尖后备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机制研究”前瞻性项目的顺利实施推进,结合四月份省前瞻性项目专家指导组的视导意见、五月份学校工作重点,5月4日在濂溪楼一楼报告室召开了本月项目例会,潘国良校长与全体项目组成员参会。 会上,潘校长首先反馈了前瞻性项目专家组的视导意见,并将专家组针对实施方案提出的重要修改意见以文字稿的形式分发给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潘校长指出,开云手机客户端的创新人才培养一定要把握好德育为先、系统设计、多元发展、因材施教四个方向。要运用系统思维设计规划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环节,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相结合,与学校内涵品质提升相结合,为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创新大赛、文史哲等领域提供多样化选择,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潜质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 林兴文副校长就本月项目的重要工作安排向与会成员进行了通报:五月份学校双高合作系列活动安排;学生艺术展示系列活动;清华大学的“大中衔接,同向共育”全国重点中学会议;青年教师探究式学习研讨活动,六月份“百花奖”筹备活动。 最后,各子项目负责人汇报了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项目推进活动】 活动一:创新人才双高合作系列活动之三 (方案) 一、活动时间:2023年5月19日 二、活动地点: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三、参加人员: 1. 南京理工大学的领导和专家 2. 开云手机客户端前瞻性项目部分成员和相关学科教师 3. 开云手机客户端部分年级的学生代表 四、活动内容: 1.专家讲座和报告 2.学生与专家对话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3年5月16日 (过程) 5月19日,“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推进“双高合作”课程活动在省丹中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冯世杰副教授就《计算光学成像: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为题,给开云手机客户端学生介绍了“计算光学成像”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光学三维成像研究工作。已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谷歌论文引用4800余次,其中4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文章。多项研究工作被Light、Optica等国际顶级光学期刊选为封面进行报道。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PCT国际专利3项。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0余次,连续3年人选天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2020-2022)。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第六届江苏省青年光学科技奖。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玲教授以《仿生软体机器人》题,向开云手机客户端师生介绍了以自然界生物体美妙绝伦的现象为灵感,制备出的若干仿生软体机器人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张文玲教授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后,任中国力学学会-电磁流变学分委会委员,机械工程领域Q1期刊FIFrontier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Tribology)杂志的书评编辑( ReviewerEditor)。长期从事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供电仿生软体机器人及人机交互、高端装备表界面流变与摩擦行为的调控、机理及应用等研究,致力干解决航空航天、国防高端装备的探测、防护等问题。在顶级期刊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全国流变学青年奖”等奖励。  
(活动反思) 推进普通高中与高校协同发展、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捧着一颗以人民为重、让人民满意之心,胸怀“国之大者”教育情怀者的追求。 双高合作的真谛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引燃“一束火焰”引领学生自我成长,推开“一扇窗户”引领学生自觉成长,构筑“一方池塘”引领学生自然成长。 活动二:“复兴民族 责在吾人”学生系列艺术活动 (方案) 一、活动时间:2023年5月1-15日 二、活动地点:体育馆、成达楼报告厅等 三、参与成员:综合教育处、团委、学生会和预备、高一、高二学生。 四、活动内容:青春诗会、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舞林大会等一系列艺术活动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2023年5月1日 (过程)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开云手机客户端综合教育处、团委学生会两个部门联合举办了青春诗会、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舞林大会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艺术活动。 一、青春诗会 
开云手机客户端预备、高一和高二三个年级共有8个代表队参与了演出与汇报。预备年级参赛节目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无悔青春 逐梦星河》,高一年级参赛节目有《名为青春》《青春中国》《中华少年》《盛世中国》《红铁》,高二年级参赛节目有《星星之火 少年中国》。 “一枕热血信仰,在葱郁流年中燃烧。拂过沾了风的袖口,穿过时光长廊。多年之后再回首,那段名为青春的记忆,仍如枫叶一般炽热滚烫。” “时代轮替中,始终清晰的是年少的模样;历史坐标上,始终不变的是奋斗的身姿。黄昏的飞鸟来迟,热爱永不停滞,青春二字,当是最热烈的诗。” 
最后全体参赛学生齐诵原创作品《复兴民族 责在吾人》:“青年不甘无为碌碌故而一片丹心向热忱,青年有如初升的朝阳故而满怀希望面吾辈。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朝复兴圆梦时,继往开来,责在吾人。吾辈青年,守正创新。” 
二、校园歌手选拔赛 
5月学校举办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经过前期的预赛选拔最终来自预备、高一、高二的18名同学来到了决赛现场角逐“十佳”称号。 

三、舞林大会 
“舞林大会”吸引了众多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参加。 


(活动反思) 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展示学校内涵建设软实力的最佳载体,更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开云手机客户端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品牌影响力、展现出了丹中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面貌,更能让同学们主动去发现和鉴赏艺术之美,施展艺术才能,培养艺术创造力。 活动三:拔尖创新人才大中衔接培养全国重点中学会议 (方案) 一、活动时间:2023年5月21日 二、活动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 三、参与成员: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副校长彭刚,浙江省考试院院长黄亮,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钮俊,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萍,全国近400所重点中学的校长。 四、活动内容:聚焦“大中衔接,同向共育”,共同深入探讨新的历史征程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2023年5月20日 (过程) 5月21日,清华大学2023年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举行。全国近400所重点中学的校长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聚焦“大中衔接,同向共育”的盛会,共同深入探讨新的历史征程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云手机客户端潘国良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钮俊首先代表杭州市教育局对清华大学在杭州举办2023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表示衷心感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清华大学聚焦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时代的课题,组织召开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充分彰显了一所顶尖大学的责任担当与胸襟气魄。杭州作为一座创新活力之城,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近年来,杭州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做好“先行先试”探索了地方经验。当前,杭州正全面开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新征程,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各类人才资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清华大学王希勤校长作题为“突破利基,融通中外”的报告。他表示“无论是中学的教育,还是大学的教育,我们都应该去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路。”。 王希勤结合新时期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详细介绍了清华以融通策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战略布局及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 “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大学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大学标准,我们要坚定教育自信,努力探索新路。”王希勤希望中学与大学一道,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中国传统的文学派教育理念与西方现代的知识派教育理念的融通,共同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清华大学校长彭刚副校长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育精神传承、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举措,并列举了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师生“从游”的典型事例。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启鑫介绍了清华大学本科人才选拔与培养情况,尤其是这几年清华大学大中衔接培养体系的实践情况。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介绍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培养模式。秀钟书院首席教授胡洪营就书院的成立背景、培养模式、“交叉工程”专业的设置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邱月灵代表中学校长发言,全面介绍了学军中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业绩,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在现代化学校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五育融合”校本化、助力教育共富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学校推进全人教育和全球教育方面的经验。 

(活动反思)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相信这次会议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真知灼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大中衔接一体化培养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往纵深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强基计划国家战略需求,省丹中作为江苏省头部高中、清华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我们希望能与清华大学深度携手,共同为国家基础学科的长期发展和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培养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编辑:林兴文 叶书林) 报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丹阳市教育局基教科;
抄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校园网 网址:/; 推送: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
|